江苏教育考试网|江苏省教育考试网上服务平台 网站地图| Site Map

当前位置:主页 > 成人高考 > 教学大纲 >

南京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专升本(函授)教学计划

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作者:江苏教育考试网 点击: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南京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专升本(函授)教学计划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科学管理需要的,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土地管理科学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主要在相关企事业单位和城建、国土管理部门从事规划、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人才。

  学生经过三年的系统学习,要求能够:

  1、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土地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管理领域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着重掌握资源环境保护与管理、城乡与区域规划、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管理等实际应用能力;

  2、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具有区域分析、综合分析以及规划与管理能力;

  3、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撰写论文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办学形式、学制和学分

  本专业为函授学习,学制3年。总学分为70学分(其中毕业论文6学分)。

  三、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4门(共19学分):英语、数据库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专业基础课5门(共19学分):自然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概论、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经济学、环境科学与评价。

  3、专业课8门(共26学分):城市给水排水、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详细规划与设计、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经济学、土地经济与管理、不动产经济与法规。

  4、专业主干课程:自然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概论、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经济学、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

  专业主干课程说明:

  (1)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气、水、土、生、地”组成的地理环境开放系统相关部分的物质、物质运动及其各部分之间互联、互动、正负反馈作用及其客观效应。本课程把非常复杂的、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系统,分为五大部分,即现代的地理学思想(易变多变)、气候环境与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水循环水量平衡方程式与城乡水环境演化、土壤-生物生态与生态系统及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地貌及坡地过程与地质灾害-河流地貌与河湖岸线及湿地的开发利用等;特别注重介绍与(当地)生存环境及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的灾害问题、环境问题、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有关问题;每个章节的内容均引进了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受教者能看得到或能感受得到的若干实际问题,进行过程与原因机制的课堂分析,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而且提供了研究的方向、方法及可选择的途径。

  (2)城市与区域规划概论

  城市与区域规划概论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主要介绍城市与区域的相关概念、城市与区域发展过程与规律、城市与区域规划基本理论及相关规划的内容体系与工作方法,重点需要学生掌握区域发展战略、城镇体系规划内容与方法、城市总体规划内容与方法、城市详细规划内容与方法和城市与区域规划实施的相关知识。

  (3)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地图学研究地图制图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如何使用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分析地理现象以解决地理学问题。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是紧密结合的学科。本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专业的地图制作方法与技术,并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原理与技术方法,能够建立空间分析模型,为解决自然与社会、资源与环境、保护与发展等当代的重要问题提供技术支撑。课程的主要内容:地图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史,地图投影的基本理论,地图内容表示法(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制图综合理论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空间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处理,空间数据库与空间信息查询,空间信息模型分析,空间可视化。

  (4)资源经济学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资源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深刻认识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规律,并能在此基础上运用资源经济学的相关理念和政策工具解决实际工作中所涉及到的有关资源利用、保护、配置、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主要内容依次为:资源经济学理论基础、资源开发利用与模式探讨、资源经营与管理、资源安全与社会发展。具体地,分别为:绪论;资源稀缺:从极限增长到可持续发展;资源产权:从公地悲剧到可持续利用;资源核算: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增长;资源利用:从一个地球到循环经济;耗竭资源:从过度占用到代际均衡;再生资源:从掠夺利用到永续利用;资源经营:从保护依赖到经营增值;资源管理:从行政主导到法规主导;资源安全:从亡羊补牢到未雨绸缪;和谐发展:从资源依赖型社会到资源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从线性模式到深生态模式。

  (5)城市总体规划

  该课程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介绍与分析城市规划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划手法。要求学生通过本门课学习对城市、城镇化、城镇体系、城市规划等有一个全面系统、综合的认识;掌握城市发展与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背景关系;了解城市总体规划在整个城市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掌握城市总体规划制定要求和方法。

  在课程中着重介绍城市总体规划区范围确定,并划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的范围;分析城市在区域中职能,制定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按人口、产业和就业岗位的协调发展要求预测城市人口规模;按城市现状用地条件和人口、产业发展规划,确定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和建设用地范围,进而做出城市总体规划功能方案和空间布局。

  对于涉及到城市总体规划中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包括:城市干道系统(含轨道交通)和交通枢纽布局;城市水源地选择和保护范围;综合防灾和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规划等,均按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在理论上、方法上进行初步探索。

  (6)土地利用规划

  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土地需求的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使土地利用中的问题越来越多,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对土地资源采取了较严格的管制,土地利用规划是政府实施土地管理的重要手段。从事土地管理及其相关业务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土地利用规划是研究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规律的学科,使土地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得到充分、科学、合理、有效的利用,保持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获得系统的最佳结构和功能。本学科是一门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在土地管理中正确地利用,发挥其管理手段的作用。

  5、毕业论文为6学分 。

  其中城市总体规划、资源经济学为学位考试专业课程。

  四、教学环节

  本专业通过课堂讲授、课后作业、课程实习、课程考核、毕业设计与论文等教学环节,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各门课程和各个教学环节要求根据各自的特点,启发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发扬刻苦好学和钻研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1、课堂讲授

  本专业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选派思想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任课。任课教师要熟悉专业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和要求,根据本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用所占学时数,拟订教学大纲,确定课程教学内容,选择教材。讲课时,力求做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本专业的资源优势进行多样化的教学,积极提倡互动式教学,以调动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相长的要求。、并根据学生层次和部分学生的要求,调整教学计划,增加新内容。

  2、课后作业

  作业是推动学生自学、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任课教师要根据理工科的特点布置作业,加深对课程基本概念的理解,加强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

  3、课程实验与实习

  课程实验与实习是本专业的教学环节之一,实验与实习安排在课程中或理论课后进行。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动手操作的能力。

  4、课程考核

  考核包括课后作业、平时测验、期中考查、期末考试等。考核在总体要求上同普通全日制本科生相同课程的结业水平相一致,一般情况下,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

  5、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论文由有经验的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结合具体课题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要求达到运用专业知识,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方能合格,毕业论文不及格者不予毕业。

  五、教学计划进度表

  教学计划进度表

类别
序号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数
分学期学时分配
总学时
面授
实验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
2
3
4
5
6
公共基础课
1
991001
英语
12
364
104
260
 
 
 
2
991005
数据库应用
2+1
96
16
64
16
 
 
 
 
 
3
99100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
48
16
32
 
 
 
 
 
 
4
9910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48
16
32
 
 
 
 
 
 
专业基础课
5
161001
自然地理学
4
108
36
72
 
 
 
 
 
 
6
161002
城市与区域规划概论
4
108
36
72
 
 
 
 
 
 
7
161003
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
4
108
36
72
 
 
 
 
 
 
8
161004
资源经济学
3
90
30
60
 
 
 
 
 
 
9
161014
环境科学与评价
4
108
36
72
 
 
 
 
 
√ 
 
专业课
10
161007
城市给水排水
3
100
30
60
10
 
 
√ 
 
 
 
11
161008
不动产经济与法规
3
90
30
60
 
 
 
 
 
 
12
161009
城市道路与交通
3
90
30
60
 
 
 
√ 
 
 
 
13
161010
土地经济与管理
4
108
36
72
 
 
 
 
 
 
14
161011
城市详细规划与设计
3
100
30
60
10
 
 
 
 
 
15
161006
土地利用规划
3
90
30
60
 
 
 
 
 
 
16
161005
城市总体规划
4
108
36
72
 
 
 
 
 
 
17
161012
城市经济学
3
90
30
60
 
 
 
 
 
 
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6
180
60
120
 
 
 
 
 
 
√ 
合计
70
2034
638
1360
36
 
 
 
 
 
 

热门点击:

Copyright © 2020-2030 江苏教育考试网 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为江苏学历教育交流网站,最新考试动态请考生关注省教育考试院、各市自考办。

仅需10秒,快速查询适合您的拿证方式!

1、您的年龄:

2、想提升学历至:

3、提升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