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考试网|江苏省教育考试网上服务平台 网站地图| Site Map

当前位置:主页 > 自学考试 > 自考大纲 >

江苏省自学考试《动物生产学》考试大纲

时间:2025年05月11日 作者:江苏教育考试网 点击: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扬州大学编 (高纲号 0817)

  第一部分 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

  动物生产学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养殖类专业畜牧兽医方向课程模块中的一门自考专业课程。它与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畜牧场环境与经营管理学等课程密切相关,是它们的后期课程。

  动物生产学研究畜禽优良品种的选择和利用、适宜的营养水平、科学的管理技术、良好的环境控制,以达到以最低投入获取数量最大、品质优量和安全卫生的畜产品。它的教学内容包括养猪生产、养禽生产、养牛生产和养羊生产。本大纲在编写过程中,对教材的丰富内容进行了精选,尽量避免与先期课程的内容重复,做到突出重点,灵活处理,使之与课程的生产应用性特色相适应。

  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是:应考者在学习本课程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熟悉不同畜禽生产的各个环节,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学会分析和解决现代畜禽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应考者在学习时,着重掌握课程特色的内容,一般学习和掌握与先期课程有一定重复的内容;着重培养自己用所学知识观察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通过课程学习,把应考者培养成为具有从事畜禽生产技术指导、行政管理、经营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

  (1)杨公社主编,《猪生产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2)杨宁主编,《家禽生产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3)邱怀主编,《牛生产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

  (4)赵有璋主编,《羊生产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I、养猪生产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养猪概况

  一、考核知识点

  (一)养猪业的重要性

  (二)养猪业的成就

  (三)养猪业存在的问题

  (四)养猪生产展望

  二、考核目标

  (一)养猪业的重要性

  识记:养猪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养猪业的成就

  识记:中国养猪业对世界养猪业的贡献。

  (三)养猪业存在的问题

  识记: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

  (四)养猪生产展望

  理解:推动养猪业持续发展的措施和条件。

  第二节 国外养猪概况

  一、考核知识点

  世界部分国家的猪生产水平

  二、考核目标

  世界部分国家的猪生产水平

  理解:中国养猪业在世界养猪业中的位置。

  第二章 猪的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 猪的起源与进化

  一、考核知识点

  (一)猪的起源

  (二)猪的驯化

  二、考核目标

  (一)猪的起源

  识记:(1)猪起源于欧洲野猪和亚洲野猪;(2)中国华南型猪和华北型猪起源于华南野猪和华北野猪。

  (二)猪的驯化

  理解:野猪驯化成家猪的条件。

  第二节 猪的生物学特性

  一、考核知识点

  (一)猪的生物学特性

  (二)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对生物学特性的利用

  二、考核目标

  (一)猪的生物学特性

  识记:(1)概念:生物学特性;(2)猪的7点生物学特性。

  (二)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对生物学特性的利用

  应用: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对猪的生物学特性如何利用。

  第三节 猪的行为学特点

  一、考核内容

  (一)猪的行为学特点

  (二)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对猪的行为学特点的利用

  二、考核目标

  (一)猪的行为学特点

  识记:(1)概念:行为学;(2)猪的8个行为学特点。

  (二)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对猪的行为学特点的利用

  应用:人们如何利用其行为学特点为养猪生产服务。

  第三章 猪的品种

  第一节 中国地方猪种

  一、考核知识点

  (一)猪品种概念

  (二)中国地方猪种类型及特点

  (三)中国地方猪种的种质特性

  (四)中国地方猪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二、考核目标

  (一)猪品种概念

  识记:品种

  (二)中国地方猪种类型及特点

  识记:(1)中国猪类型划分依据;(2)中国猪六种地方类型;

  (三)中国地方猪种的种质特性

  识记:(1)繁殖力强:表现;(2)抗逆性强:表现;(3)肉质优良;(4)生长缓慢,早熟易肥,胴体瘦肉率低。

  (四)中国地方猪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识记:(1)保种方法:三种方法;(2)实施开发利用的三个方面工作。

  第二节 国外引进品种

  一、考核知识点

  (一)引进品种的共同特点

  (二)几个国外引入品种简介

  二、考核目标

  (一)引进品种的共同特点

  识记:引进品种与我国猪种相比的共同优缺点。

  (二)几个国外引入品种简介

  1、理解:几个国外引入品种的生产性能和外貌特征。

  2、应用:杂交利用及评价

  第三节 中国培育品种

  一、考核内容

  (一)培育猪种的特性及其利用

  (二)主要培育猪种简介

  二、考核知识点

  (一)培育品种的特性及其利用

  理解:与地方猪种相比,培育品种的主要优点。

  (二)主要培育猪种简介

  1、识记:苏太猪的特征特性。

  2、应用:苏太猪的杂交利用与评价。

  第四章 猪的育种

  第六节 杂交利用

  一、考核内容

  (一)杂种优势的利用

  (二)猪的杂交模式

  (三)杂交繁育体系

  二、考核知识点

  (一)杂种优势的利用

  识记:(1)杂交的概念、目的;(2)杂种优势的概念、分类与遗传力的关系;(3)杂种优势的计算方法。

  (二)猪的杂交模式

  1、识记:(1)二元杂交或简单杂交的概念;(2)三元杂交、四元杂交的概念。

  2、应用:二、三元杂交在生产中的利用。

  (三)杂交繁育体系

  1、识记:(1)三层次的繁育体系结构图;(2)二、三元杂交时各层次母猪占母猪的比例。

  2、理解:繁育体系中各猪场的主要任务。

  3、应用:联系实际,说明本人所在地区繁育体系的情况、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六章 种猪生产

  第一节 种猪生产力

  一、考核内容

  (一)种猪生产力

  (二)猪群组成

  二、考核目标

  1、识记:(1)猪群类别:不同猪群的概念;(2)猪的一生生产流程图;(3)母猪群的年龄结构。

  2、理解:母猪的生产潜力。

  3、应用:种猪的淘汰。

  第二节 配种

  一、考核内容

  (一)提高精液的数量和品质

  (二)促进母猪排卵

  (三)适时配种

  (四)配种工作的组织

  (五)人工授精

  二、考核目标

  (一)提高精液的数量和品质

  应用:(1)公猪的科学饲养;(2)公猪的管理与利用。

  (二)促进母猪排卵

  1、识记:(1)后备母猪的初配适期;(2)发情鉴定:发情、发情周期、发情期的四个阶段划分;(3)同期发情。

  2、应用:促进母猪发情排卵的主要措施。

  (三)适时配种

  识记:(1)适宜配种的时间;(2)交配方法。

  (四)配种工作的组织

  1、识记:(1)分娩制度;(2)预产期的推算。

  2、应用:根据“季节分娩示意图”,你认为你所在的地区农村应如何安排季节分娩?

  (五)人工授精

  1、识记:(1)采精方法;(2)精液处理;(3)精液稀释;(4)输精。

  2、理解:冷冻精液人工授精。

  第三节 妊娠

  一、考核内容

  (一)妊娠诊断

  (二)胚胎和胎儿的生长发育与死亡

  (三)妊娠期母猪的变化

  (四)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二、考核目标

  (一)妊娠诊断

  1、识记:(1)妊娠。

  2、理解:妊娠的几种诊断法。

  3、应用:外表观察法及其应用。

  (二)胚胎和胎儿的生长发育与死亡

  1、识记:胚胎与胎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2、理解:胚胎死亡原因、死亡高峰。

  (三)妊娠期母猪的变化

  识记:(1)“妊娠合成代谢”;(2)“妊娠增热”。

  (四)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理解:饲养管理要点。

  第四节 分娩

  一、考核内容

  (一)分娩前的准备

  (二)分娩过程

  (三)接产

  (四)分娩后的饲养管理

  二、考核目标

  (一)分娩前的准备

  理解:产房和接产用具的准备。

  (二)分娩过程

  识记:分娩的四个阶段。

  (三)接产

  识记:(1)临产征兆;(2)接产技术。

  (四)分娩前后的饲养管理

  理解:(1)分娩前后饲喂的过渡技术;(2)分娩前后母猪的管理。

  第五节 泌乳

  一、考核内容

  (一)母猪的泌乳生理

  (二)猪乳的成分

  (三)泌乳量及影响因素

  (四)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二、考核目标

  (一)母猪的泌乳生理

  识记:排泌的调节。

  (二)猪乳的成分

  识记:初乳、常乳的概念及区别。

  (三)泌乳量及影响因素

  识记:(1)泌乳量的概念、估测方法;(2)4个影响因素的具体内容。

  (四)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应用:饲养管理要点:6点的具体要求。

  第六节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

  一、考核内容

  (一)早期断奶,增加母猪年产窝数

  (二)提高母猪窝断奶仔猪数和体重

  二、考核目标

  (一)早期断奶,增加母猪年产窝数

  识记:(1)超早期断奶:概念,应用;(2)早期断奶:概念、应用。

  (二)提高母猪窝断奶仔猪数和体重

  识记:提高窝断奶仔猪数和体重的6条措施。

  第七章 幼猪培育

  第一节 哺乳仔猪

  一、考核内容

  (一)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二)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

  (三)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二、考核目标

  (一)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识记:(1)哺乳仔猪;(2)生理特点:4点的主要内容。

  理解:养好幼猪的重要性

  (二)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

  理解:(1)死亡的主要原因;(2)死亡的时间(日龄)分析。

  (三)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识记:9点管理技术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断奶仔猪

  一、考核内容

  (一)断奶日龄及方法

  (二)断奶仔猪的培育

  二、考核目标

  (一)断奶日龄及方法

  识记:(1)断奶仔猪;(2)现代商品猪生产中的断奶日龄;(3)断奶方法;(4)隔离式早期断奶:内容。

  应用:不同断奶方法的应用。

  (二)断奶仔猪的培育

  理解:(1)过渡期管理的做法;(2)网床培育。

  第三节 育成猪与后备猪

  一、考核内容

  (一)育成猪与后备猪的生长发育特点

  (二)育成猪与后备猪的饲养管理

  二、考核目标

  (一)育成猪与后备猪的生长发育特点

  识记:(1)育成猪、后备猪;(2)体重、体组织的增长规律。

  (二)育成猪与后备猪的饲养管理

  1、识记:后备猪的性成熟。

  2、理解:(1)根据生长发育特点,科学饲养育成猪;(2)根据种用需要,合理饲养后备猪;(3)育成、后备猪的管理。

  第四节 SPF猪的培育

  一、考核内容

  (一)SPF猪群的概念及意义

  二、考核目标

  (一)SPF猪群的概念及意义

  理解:(1)SPF猪群的概念;(2)SPF猪群的意义。

  第八章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第一节 生长育肥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一、考核内容

  (一)体重的增长

  (二)体组织的生长

  (三)猪体化学成分的变化

  二、考核目标

  (一)体重的增长

  识记:(1)日增重与日龄的变化规律;(2)生长转折点(拐点)。

  (二)体组织的生长

  识记:(1)生长规律;(2)品种及营养水平的影响。

  应用:生长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三)猪体化学成分的变化

  理解:(1)体内水分和脂肪随年龄增长的变化。

  第二节 提高生长育肥猪生产力的主要技术措施

  一、考核内容

  (一)选择优良品种及适宜的杂交组合

  (二)提高仔猪初生重和断奶重

  (三)适宜的营养水平

  (四)饲养管理方法

  (五)适宜的环境条件

  (六)适时屠宰

  二、考核目标

  (一)选择良种及适宜的杂交组合

  识记:(1)生长育肥猪生产力主要指标分为三部分,它们的概念;

  理解:筛选杂交组合的意义。

  (二)提高仔猪初生重和断奶重

  理解:仔猪初生重和断奶重对育肥效果的影响。

  (三)适宜的营养水平

  理解:饲粮中能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水平对育肥效果的影响。

  (四)饲养管理方法

  识记:(1)育肥方式:吊架子,一条龙;(2)饲喂方法:自由采食,限量饲喂。它们在育肥期中的结合使用。

  应用:合理分群和调教。

  (五)适宜的环境条件

  理解:影响猪舍小气候条件的因素。

  (六)适时屠宰

  识记:不同猪种(品种)和杂种的适宜屠宰体重。

  第三节 猪的肉质

  一、考核内容

  (一)猪的屠宰要求和猪肉卫生标准

  (二)猪肉品质评定

  (三)异常肉及其预防

  二、考核目标

  (一)猪的屠宰要求和猪肉卫生标准

  识记:屠宰要求。

  (二)猪肉品质评定

  识记:正常肉质的标准

  (三)异常肉及其预防

  识记:(1)PSE肉的概念、发生的原因;(2)DFD肉;(3)黄膘肉;(4)“白肌肉”;(5)软脂肉。

  第九章 猪场建设

  第一节 养猪生产工艺

  一、考核内容

  (一)养猪生产模式

  (二)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二、考核目标

  (一)养猪生产模式

  理解:按泌乳母猪活动的空间分为三类饲养模式,它们的具体内容及适用。

  (二)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识记:(1)三、四、五、六段饲养工艺流程;(2)全进全出饲养工艺流程。

  II、养禽生产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现代家禽生产

  一、考核内容

  (一)家禽生产的现代化

  (二)现代家禽生产的特点

  (三)现代家禽业的支柱

  二、考核目标

  (一)家禽生产的现代化

  识记:(1)家禽;(2)现代家禽业。

  (二)现代家禽生产的特点

  理解:现代家禽生产的高效率、高水平。

  (三)现代家禽业的支柱

  应用:现代家禽业生产6大支柱的科学应用。

  第二节 我国的家禽业

  一、考核内容

  (一)我国家禽业的成就

  (二)现代科学技术在我国养禽业中的应用

  二、考核目标

  (一)我国家禽业的成就

  理解:我国家禽存栏数、蛋、肉产量在世界家禽业中的位置。

  (二)现代科学技术在我国养禽业中的应用

  理解:我国养禽业中发展和普及的6项科学技术。

  第二章 家禽的生物学

  第一节 外貌特征

  一、考核内容

  (一)鸡的外貌

  (二)其他家禽的外貌

  二、考核目标

  (一)鸡的外貌

  应用:学会识别不同品种鸡的外貌。

  (二)其他家禽的外貌

  应用:学会从外貌识别鹅、鸭、火鸡、鹌鹑、鸽等家禽。

  第二节 家禽的生理解剖特点

  一、考核内容

  (一)家禽的生理特点

  二、考核目标

  1、识记:3项生理特点。

  2、应用:家禽生理特点与生产、科学管理的关系。

  第三章 家禽品种和育种

  第一节 家禽品种及杂交繁育体系

  一、考核内容

  (一)标准品种

  (二)配套系

  二、考核目标

  (一)标准品种

  识记:(1)标准品种;(2)鸡标准品种;(3)我国地方品种鸡。

  (二)配套系

  1、识记:(1)配套系;(2)现代商业鸡种类型蛋鸡、肉鸡。

  第四章 人工孵化

  一、考核内容

  (一)胚胎发育

  (二)孵化条件

  (三)种蛋的管理

  二、考核目标

  (一)胚胎发育

  识记:各种家禽的孵化期

  (二)孵化条件

  识记:孵化的条件:适宜温、湿度,通风换气,转蛋。

  (三)种蛋的管理

  1、识记(1)种蛋的科学选择;(2)种蛋保存的条件和注意事项。

  2、应用:种禽质量的保证。

  第五章 家禽的管理

  一、考核内容

  (一)家禽的行为

  (二)饲养环境控制

  (三)饲养方式

  (四)管理中的技术操作

  二、考核目标

  (一)家禽的行为

  1、识记:(1)正常行为;(2)笼养的异常行为;(3)应激。

  2、应用:家禽行为学在科学管理中的应用。

  (二)饲养环境控制

  1、识记:光照管理程序:原则、制度。

  2、理解:三种禽舍类型的优缺点及应用。

  (三)饲养方式

  1、识记:(1)半舍饲;(2)舍饲的4种类型及优缺点。

  2、应用:不同饲养方式因地制宜的科学应用。

  (四)管理中的技术操作

  1、识记:断啄、断趾和强制换羽原因及技术。

  2、应用:以上技术在实践中的科学利用。

  第六章 蛋鸡生产

  第一节 蛋用雏鸡的培育

  一、考核内容

  (一)培育阶段的划分

  (二)雏鸡的生理特点和习性

  (三)育雏前的准备

  (四)雏鸡的饲养

  (五)雏鸡的管理

  二、考核目标

  (一)培育阶段的划分

  识记:(1)后备鸡;(2)后备鸡饲养的二、三阶段划分法。

  (二)雏鸡的生理特点和习性

  1、识记:6点特性和习性。

  2、应用:根据以上特点和习性,科学饲养管理雏鸡。

  (三)育雏前的准备

  1、识记:三种育雏方式的内容。

  2、应用:育雏方式的选择利用。

  (四)雏鸡的饲养

  1、识记:(1)饮水;(2)开食:时间和方法。

  2、理解:雏鸡日粮要求。

  3、应用:科学地应用饮水、开食。

  (五)雏鸡的管理

  1、识记:(1)科学管理的4个条件;(2)温度的控制和看胎施温。

  2、应用:断喙的目的及断喙技术。

  第二节 蛋用育成鸡的培育

  一、考核内容

  (一)育成鸡的饲养方式

  (二)育成鸡限制饲养

  (三)育成鸡管理

  二、考核目标

  (一)育成鸡的饲养方式

  1、识记:三段式、二段式、一段式饲养。

  2、应用:以上三个饲养方式的应用。

  (二)育成鸡的限制饲养

  理解:限制饲养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育成鸡的管理

  应用:育成母鸡性成熟的控制措施。

  第三节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一、考核内容

  (一)产蛋鸡的饲养

  (二)产蛋鸡的管理

  (三)产蛋曲线

  二、考核目标

  (一)产蛋鸡的饲养

  1、识记:(1)产鸡期;(2)阶段饲养:二、三阶段饲养法。

  2、理解:产蛋鸡的科学饲喂与饮水。

  (二)产蛋鸡的管理

  1、识记:日常管理。

  2、应用:夏季管理技术的应用。

  (三)产蛋曲线

  识记:正常或标准产蛋曲线。

  第四节 蛋种鸡的饲养管理

  一、考核内容

  (一)种公鸡的选择

  (二)留用种蛋的时间

  (三)提高种蛋合格率的措施

  二、考核目标

  (一)种公鸡的选择

  应用:小公鸡三次选择的年龄和公母比例。

  (二)留用种蛋的时间

  识记:开始留用种蛋的年龄和蛋重。

  (三)提高种蛋合格率的措施

  理解:提高种蛋合格率的5项措施。

  第八章 水禽生产

  一、考核内容

  (一)水禽的生活习性

  (二)肉用仔鸭生长——肥育期(22日龄至上市)的饲养管理要点。

  (三)肉用仔鹅生长——育肥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二、考核目标

  (一)水禽的生活习性

  识记:水禽的6点生活习性。

  (二)肉用仔鸭生长——肥育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识记:(1)饲养方式;(2)上市日龄。

  (三)肉用仔鹅生长——育肥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应用:(1)放牧鹅群的大小与调教;(2)放牧地的选择;(3)短期育肥。

  III、养牛生产

  第一章 绪论

  一、考核内容

  (一)世界养牛业发展动态

  (二)我国发展养牛业的技术措施

  二、考核目标

  (一)世界养牛业发展动态

  理解:世界养牛业发展的几个特点。

  (二)我国养牛业发展的技术措施

  理解:作者建议的7条措施。

  第二章 牛的产品及其评价

  一、考核内容

  (一)牛乳

  (二)牛肉

  二、考核目标

  (一)牛乳

  识记:影响产奶的因素。

  (二)牛肉

  识记:影响产肉性能的因素。

  第三章 牛种及其品种

  一、考核内容

  (一)普通牛

  (二)牦牛

  二、考核目标

  (一)普通牛

  识记:中国荷斯坦牛、中国黄牛品种。

  (二)牦牛

  识记:中国的高山牦牛、天祝白牦牛

  第八章 牛的饲养管理

  第一节 种公牛的饲养管理

  一、考核内容

  (一)种公牛的饲养技术

  (二)种公牛的管理

  二、考核目标

  (一)种公牛的饲养技术

  理解:后备、成年种公牛的饲养技术。

  (二)种公牛的管理

  识记:种公牛的管理要点。

  第二节 幼牛的饲养管理和肥育

  一、考核内容

  (一)乳用犊牛的饲养

  (二)乳用犊牛的早期断奶

  (三)肉用犊牛的饲养和肥育

  二、考核目标

  (一)乳用犊牛的饲养

  理解:(1)初生期的饲养:哺喂初乳;(2)哺乳期犊牛的饲养。

  (二)乳用犊牛的早期断奶

  识记:(1)早期(30日龄)断奶;(2)关键措施。

  (三)肉用犊牛的饲养和肥育

  识记:(1)补饲;(2)犊牛的育肥。

  第三节 乳用母牛的饲养管理

  一、考核内容

  (一)泌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二)干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三)产前产后母牛的饲养管理

  二、考核目标

  (一)泌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1、识记:(1)泌乳期;(2)日粮的类型及质量;(3)饲喂技术;(4)泌乳初、盛、中、后期的饲养管理。

  2、理解:一般饲养管理技术的应用。

  (二)干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识记:干乳前、后期的饲养管理。

  (三)产前产后母牛的饲养管理

  应用:(1)产前准备;(2)产前征状观察;(3)接产;(4)犊牛护理。

  第四节 肉牛的饲养管理和催肥

  一、考核内容

  (一)催肥方法

  (二)催肥牛的管理

  二、考核目标

  (一)催肥方法

  理解:(1)持续肥育法;(2)后期集中肥育法。

  (二)催肥牛的管理

  理解:管理的措施。

  第五节 肉牛的放牧肥育和草地肉牛生产模式

  一、考核内容

  (一)四季牧场的划分和放牧组织

  (二)肉牛的肥育模式

  二、考核目标

  (一)四季牧场的划分和放牧组织

  理解:(1)春夏秋冬牧场的划分;(2)冷、暖季放牧的组织。

  (二)肉牛的肥育模式

  识记:三种肥育模式。

  Ⅵ、养羊生产

  第一章 养羊业概论

  一、考核内容

  (一)我国养羊业发展的潜力、现状和水平

  (二)中国养羊业发展的重点和策略

  (三)国外养羊业发展趋势

  二、考核目标

  (一)我国养羊业发展的潜力、现状和水平

  理解:(1)发展潜力:5点;(2)现状和水平。

  (二)中国养羊业发展的重点和策略

  理解:重点和策略:6点。

  (三)国外养羊业发展趋势

  理解:发展趋势:4点。

  第四章 绵、山羊品种

  一、考核内容

  (一)绵羊品种分类

  (二)山羊品种分类

  (三)引入我国的国外山羊品种

  二、考核目标

  (一)绵羊品种分类

  识记:(1)按羊毛类型分类:六大类及其代表品种绵羊;(2)按生产方向分类:7类及其代表品种绵羊。

  (二)山羊品种分类

  识记:按生产方向分类:6类及其代表品种山羊。

  (三)引入我国的国外山羊品种

  识记:波尔山羊。

  第五章 绵、山羊的繁殖技术

  第一节 羊的繁殖现象和规律

  一、考核内容

  (一)性成熟和初次配种年龄

  (二)发情、怀孕

  (三)繁殖季节

  二、考核目标

  (一)性成熟和初次配种年龄

  识记:(1)性成熟;(2)性成熟年龄;(3)初次配种年龄。

  (二)发情、怀孕

  识记:(1)发情;(2)性欲;(3)怀孕期。

  理解:(1)母羊发情的表现;(2)怀孕期长短的影响因素。

  (三)羊的繁殖季节

  理解:因品种、地区不同羊的繁殖季节亦不同。

  第二节 配种方法和人工授精

  一、考核内容

  (一)配种时期的选择

  (二)羊的配种方法

  二、考核目标

  (一)配种时期的选择

  识记:冬羔、春羔。

  理解:产冬羔和产寿羔的优缺点。

  应用: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决定生产冬羔或春羔。

  (二)羊的配种方法

  识记:(1)自然交配法;(2)人工授精法。

  理解:与自然交配相比,人工授精的优点:5点。

  第六节 提高繁殖力的主要方法

  一、考核内容

  (一)提高公、母羊的饲养水平

  (二)选留来自多胎的羊作种用

  (三)增加适龄繁殖母羊比例

  (四)运用繁殖新技术

  (五)利用药物制剂和免疫法

  二、考核目标

  (一)提高公母羊的饲养水平

  应用:供给丰富和平衡日粮的做法。

  (二)选留来自多胎的羊作种用

  理解:选留的做法和原理。

  (三)增加适龄繁殖母羊比例

  理解:增加适龄繁殖母羊比例的具体做法。

  (四)运用繁殖新技术

  识记:繁殖新技术的具体内容。

  (五)利用药物制剂和免疫法。

  理解:这一方法在我国养羊业中的应用。

  第七章 羊的饲养管理

  第一节 羊的生物学特性

  一、考核内容

  (一)羊的生活习性

  (二)消化机能特点

  二、考核目标

  (一)羊的生活习性

  1、识记:7点生物学特性。

  2、应用:以上生物学特性在饲养管理中的应用。

  (二)消化机能特点

  识记:(1)消化器官的特点;(2)消化生理特点;(3)反刍。

  第二节 羊的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

  一、考核内容

  (一)羊的日饲粮配合

  二、考核目标

  (一)羊的日饲粮配合

  1、识记:(1)日粮;(2)饲粮。

  2、理解:日饲粮配合的原则、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三节 羊的放牧饲养

  一、考核内容

  (一)四季牧场的规划和四季放牧技术

  (二)放牧羊群的组织和放牧方式

  二、考核目标

  (一)四季牧场的规划和四季放牧

  1、识记:四季放牧技术要点。

  2、理解:(1)四季牧场规划的根据;(2)四季牧场的具体条件。

  (二)放牧羊群的组织和放牧方式

  1、识记:四种放牧方式。

  2、理解:正确组织放牧羊群。

  第五节 各类羊的饲养管理

  一、考核内容

  (一)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二)繁殖母羊的饲养管理

  (三)育成羊的饲养管理

  (四)羔羊的饲养管理

  (五)育肥羊的饲养技术

  二、考核目标

  (一)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1、识记: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2、理解:非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二)繁殖母羊的饲养管理

  识记:(1)妊娠前、后期的饲养管理;(2)哺乳前、后期的饲养管理。

  理解:空怀期的饲养管理。

  (三)育成羊的饲养管理

  1、识记:育成羊。

  2、应用:育成羊的生长特点及不同季节饲养技术。

  (四)羔羊的饲养管理

  1、识记:(1)羔羊;(2)早期断奶。

  2、应用:(1)羔羊的科学饲养;(2)几种编号法。

  (五)育肥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1、识记:(1)放牧为主的育肥方式;(2)放牧转入舍饲的育肥技术。

  2、应用:育肥羊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在自学考试中得到贯彻和实施,特做如下说明。

  一、关于大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要求和规定,都是为了考试要求的更具体化和标准化,使自学者更有目的地、系统地学习教材,使考试命题更加明确规范,比较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规定能力层次要求,各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理解有关内容的名词、概念、基本知识含义,并能准确表达。

  理解:在识记基础上,对各知识点的联系、区别和综合内容领会理解。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二、关于自学教材

  自学教材:

  已在“第一部分”列出。

  推荐参考教材:

  (1)《猪生产学》,陈润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

  (2)《家禽生产学》,杨山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

  (3)《羊牛学》王根林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4)《养羊学》吕效吾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年版。

  三、关于大纲内容中各部分所占比例

  本大纲所包括的养猪生产、养禽生产、养牛生产和养羊生产四部分内容,其所占比例是以该畜禽在当前生产中的实际饲养情况而定,大致为:养猪生产占40%,养禽生产占30%,养牛生产占15%,养羊生产占15%。大纲中删除了与先期课程或书中其他章节中重复的内容,尽量突出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饲养管理的内容。

  四、关于命题

  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核内容、考核目标以及各部分内容在大纲中所占比例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试要求。

热门点击:

Copyright © 2020-2030 江苏教育考试网 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为江苏学历教育交流网站,最新考试动态请考生关注省教育考试院、各市自考办。

仅需10秒,快速查询适合您的拿证方式!

1、您的年龄:

2、想提升学历至:

3、提升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