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考试网|江苏省教育考试网上服务平台 网站地图| Site Map

当前位置:主页 > 自学考试 > 自考大纲 >

江苏省自学考试《教育伦理学》考试大纲

时间:2024年04月30日 作者:江苏教育考试网 点击: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南京师范大学编 (高纲号 0824)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教育伦理学》是教育学和伦理学相互结合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作为教师职前教育的必修课程,其核心任务旨在让学生充分认识教育劳动的特殊性,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对于教育职业的重要意义,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增强践行教育伦理原则的自觉性,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培养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优良的伦理素养、高尚的职业品行的人民教师。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分为十一章。在对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国外对教育伦理的研究状况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学校教育的伦理基础、教育伦理的基本原则、师生伦理、家校伦理、教师集体中的伦理、课程伦理、学校管理伦理、教育伦理评价以及教育道德修养等内容。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教育伦理学的基础理论,尤其是教育劳动中各种伦理关系及其道德调节有全面和正确的了解,并学会运用教育伦理学的基础理论正确分析我国当前教育实践中的善恶现象及其原因。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教育伦理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

  2、理解并掌握学校教育的价值、教育劳动的特殊性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

  3、理解并掌握教育伦理的原则;理解并掌握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伦理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教师集体中的关系)及其道德调节的具体规范要求;

  4、认识并分析我国当前在课程设置、学校管理以及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伦理问题以及解决路径,理解并掌握教育道德修养的意义、目标、内容与方法。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教育伦理学是教育学和伦理学的交叉学科,它是从伦理学的角度或者说是从哲学的高度来研究教育。从学科系列上来说,它最直接的是属于应用伦理学。应用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而伦理学又属于哲学。因此,本课程的前修课程包括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教育伦理学尤其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及学校教育伦理的具体研究内容。

  (二)学习要求

  在对各种不同观点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掌握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及学校教育伦理的具体研究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2、掌握:学校教育伦理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国内外对教育伦理的研究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国内外教育伦理研究的现状以及我国教育伦理学的发展趋势;

  (二)学习要求

  了解国内外教育伦理研究的现状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把握我国教育伦理学的发展趋势。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掌握:我国教育伦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学校教育的伦理基础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从学校教育的价值和教育劳动的道德性两个方面揭示了学校教育的伦理基础。

  (二)学习要求

  正确理解并掌握学校教育的价值,理解并掌握教育劳动过程的特点和教育劳动对象的特殊性,深刻理解教育者良好的教育伦理素养对教育劳动的重要性。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学校教育的个体价值、社会价值;

  2、掌握:教育劳动的特点决定教育伦理的重要性;

  3、熟练掌握:教育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教育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教育伦理。

  第四章 教育伦理的原则

  (一) 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确立教育伦理原则的依据以及教育伦理原则的具体内容。

  (二)学习要求

  理解确立教育伦理原则的依据,掌握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热爱教育原则、教书育人原则、为人师表原则、教育公正原则的含义、对于教育劳动的重要意义及其贯彻的具体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掌握:确立教育伦理原则的依据;

  2、熟练掌握: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容及其贯彻要求;热爱教育原则、教书育人原则、为人师表原则、教育公正原则对于教育劳动的重要意义及其贯彻的具体要求。

  第五章 师生伦理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师生关系的特点、产生矛盾的原因,并提出了教师在处理与学生关系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分析了教师的性道德修养在教育劳动中的特殊意义及其具体内容,并具体阐述了教师的教育威信问题。

  (二)学习要求

  深刻认识师生关系对每位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正确分析师生关系的特点以及师生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掌握在处理与学生关系时应遵循的道德要求;了解教师性道德问题提出的背景以及教师性道德修养的具体内容;掌握教育威信的内涵、意义、形成条件和具体途径。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掌握:师生关系的特点、产生矛盾的原因;教师性道德问题提出的背景;教育威信的内涵、意义;

  2、熟练掌握:教师在处理与学生关系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教师性道德修养的具体内容;教育威信形成的条件和途径。

  第六章 家校伦理

  (一)课程内容

  本章分析了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在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详细介绍了当前家校关系中的不良交往行为与认识误区,提出了建立家校合理伦理关系的具体要求。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教师与学生家长在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正确分析当前家校关系中的不良交往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掌握调适家校关系的伦理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当前家校关系中的不良交往行为与认识误区;

  2、掌握:教师和学生家长在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

  3、熟练掌握:学校与家庭关系的伦理调适;

  第七章 教师集体中的伦理

  (一)课程内容

  本章分析了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特点及矛盾冲突的原因,着重介绍了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特点及矛盾冲突的原因,掌握调节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教师集体中人际矛盾产生的原因;

  2、掌握: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特点;

  3、熟练掌握: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

  第八章 课程伦理

  (一)课程内容

  本章在厘定课程概念的基础上,揭示了课程价值的“应然”取向,以此为基轴对传统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进行了理性反思,并阐释了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内蕴的课程价值理念的重建。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并掌握学校课程价值的“应然”取向,学会分析我国传统基础教育在课程价值取向上出现的偏差,自觉地树立并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努力践行科学的课程价值理念。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对传统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解读;

  2、掌握:课程价值的“应然”取向;

  3、熟练掌握:我国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

  第九章 学校管理伦理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当前我国学校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学校管理的伦理基础与伦理的管理功能以及学校管理伦理化的实现途径。

  (二)学习要求

  认识当前我国学校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伦理问题,理解并掌握学校管理的伦理基础与伦理的管理功能以及学校管理伦理化的实现途径。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当前我国学校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2、掌握:学校管理的伦理基础及伦理的管理功能;

  3、熟练掌握:学校管理伦理化的实现路径。

  第十章 教育伦理评价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教育伦理评价的前提,揭示了教育伦理评价的内涵、作用与形式,以及教育伦理评价的标准和依据。

  (二)学习要求

  了解教育伦理评价的前提,理解并掌握教育伦理评价的内涵、作用、形式、标准和依据。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教育伦理评价的前提;

  2、掌握:教育伦理评价的内涵;教育伦理评价的形式;教育伦理评价的标准;

  3、熟练掌握:教育伦理评价的作用;教育伦理评价的依据。

  第十一章 教育道德修养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教育道德修养的含义与意义、教育道德修养的目标与内容以及教育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教育道德修养的含义与意义,理解并掌握教育道德修养的目标与内容以及教育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教育道德修养的含义与意义;教育道德修养的目标;

  2、掌握:教育道德修养的内容;

  3、熟练掌握:教育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的有关说明

  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熟练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

  1、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领会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2、掌握:要求应考者掌握有关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的原理、方法步骤等。

  3、熟练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学校教育伦理》,钱焕琦等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旨在提高学生的教育伦理素养,增强其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程度与实践的自觉性,自学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逐段细读,吃透每个知识点。对教材中提及的典型案例要学会分析,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掌握”40%,“熟练掌握”为4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及问答题(包括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类型(见附录题型示例)。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填空题

  如:教育伦理学是——和伦理学的交叉学科。

  答案:教育学

  二、多项选择

  如:教育伦理原则包括(ACD)

  A.为人师表原则

  B.实事求是原则

  C.热爱教育原则

  D.教育公正原则

  三、名词解释

  如:教育威信

  答案:广义而言,指教育行业特别是整体的学校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信誉。狭义而言,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众所共仰的道德声望。

  四、简答题

  如:教育威信对教育劳动所具有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1)教育威信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道德基础

  (2)教育威信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劳动的效果:教育威信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及行为习惯的养成。

  (3)教育威信是教师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进取的积极精神因素

  五、 问答题或论述题

  如:教育威信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答案要点:

  1.教育威信形成的客观条件

  (1)教师在全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全民族的道德文化素养和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

  (2)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领导对教师工作的信任、关心和支持

  (3)家长对教师的态度

  2.教育威信形成的主观条件

  (1)教师的专业素质

  (2)教师的人格魅力

  (3)教师的评价手段

  (4)师生关系

  六、案例分析

  1997年12月5日9时45分,陕西泾阳发生4.8级有感地震,西安市在同一瞬间也有震颤。在大学校园四楼的一个教师中一位白发老教授正在给学生讲课。大楼摇晃了一下,所有学生和教授的身体都摇晃了一下。当时,教授的心一惊:“可能是地震!”他张口却说:“请同学们有序地离开教室,到教学楼前的空地集合。”学生们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随鱼贯而出。在另一个教室里,一位打扮入时的女教师正在给学生讲《人生哲理》。大楼摇晃了一下,女教师大惊,喊了一声“地震啦!”率先冲出门口。至于他身后的学生如何乱作一团,他不得而知,只感到有一股强大的人流推挤着她向下奔。所有的人都集中到了楼前的空地上。学校领导清点人数:只有老教授还未下来。领导大惊,赶忙派人回楼上去找。正在这时,老教授出现在门口,震惊得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同学们一起欢呼着冲上来围住了他。细心的人发现:他手里还提着一双高跟鞋——那是女教师为便于逃跑而踢脱在楼道里的。事后清查得知,老教授和他的学生全部安然无恙,而女教师的那个班,有三名女生崴了脚,一名女生跑掉了鞋跟,当然,其中还没有包括女教师那双跑丢的高跟鞋。

  问题:

  请用所学的知识,分别对老教授和女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

  1.为人师表是教育伦理的基本原则。在教育劳动中,劳动者与劳动手段是融为一体的。即教育者是把自身的各种素质作为手段而去影响或感染劳动对象,从而促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变化的。教育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在各方面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为人师表原则要求教育者必须牢固树立为人师表的意识,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要成为被教育者的表率。当面临严峻考验的时候,教育者为被教育者做出积极示范可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个人利益会受到一定的损害,但仍然要义无反顾地为教育者做出表率。否则会使被教育者对教育这以前的教育产生怀疑,甚至拒绝接受教育者给予的进一步教育。

  3.案例中的突发事件正是对两位教师人格的极好检验。生死关头,老教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把学生利益放在自身利益至上的高尚人格,是践行为人师表原则的典范。而女教师的行为不仅极大影响了她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她对学生的教育也会因此大打折扣。

热门点击:

Copyright © 2020-2030 江苏教育考试网 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为江苏学历教育交流网站,最新考试动态请考生关注省教育考试院、各市自考办。

仅需10秒,快速查询适合您的拿证方式!

1、您的年龄:

2、想提升学历至:

3、提升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