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考试网|江苏省教育考试网上服务平台 网站地图| Site Map

当前位置:主页 > 自学考试 > 自考大纲 >

江苏省自学考试《体育史》考试大纲

时间:2025年05月11日 作者:江苏教育考试网 点击: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南京师范大学编 (高纲号 0812)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体育史》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体育史学是研究体育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历史科学的一个分支,属社会科学的范畴。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在于使应考者在认识和探索体育的发展脉络及其演变规律的过程中,受到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从而逐步树立科学的体育观。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古今中外的体育现象做出尽可能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要重视历史资料的收集,全面地占有资料,才能客观地了解历史的本来面目和深刻地认识体育演变的规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历史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以便记忆,不要死记硬背;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指导体育实践,指导当前的实际工作。

  二、考试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章 原始体育

  一、考核知识点

  (一)体育的起源

  (二)原始体育的内容与特征

  二、考核要求

  (一)体育的起源

  1、识记:

  (1)体育产生于人类初始社会形态——原始社会。

  (2)体育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体育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一样长久;

  (3)在时间、空间和目标意义上实现了与直接的劳动和军事过程的分离的身体活动才能称为原始体育;

  (4)弓箭的发明和各种巫术化身体活动的出现,是原始体育形成的主要标志。

  2、领会:

  (1)组织化的身体教育行为产生于劳动技能的传习、巫术和模仿游戏;

  (2)形成于原始族群首领产生过程的原始祭祀和成人礼仪中发育出最初的竞技形式;

  (3)娱乐性身体活动可能来源于动物阶段的嬉戏行为或对劳动、军事活动的再现;

  (4)形形色色的运动形式部分来源于人类动物祖先遗传下来的本能活动,部分脱胎于对劳动或军事活动的提炼;

  (5)在体育起源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中,巫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原始体育的内容与特征

  1、识记:

  (1)劳动工具及使用工具的技能影响体育活动的内容与方式;

  (2)石球的出现,为石器由生产工具演化为游戏用具创造了条件;

  (3)弓箭的发明和使用是体育发展史上一件大事;

  (4)在原始教育中,体育是主要的内容和手段;

  (5)原始舞蹈的内容;

  (6)击壤、踏鞠、弈棋;

  (7)武器的制作、运用以及技术、战术训练成为原始体育的又一重要内容;

  (8)保健舞蹈是原始医疗保健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2、领会:

  (1)原始体育的特征。

  第二章 不同特色的区域体育文化的形成

  一、考核知识点

  (一)古代大河流域农耕文明社会的体育

  (二)古代亚欧草原游牧民族的体育

  (三)古代北美洲体育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古代两河流域体育的内容;

  (2)古埃及的体育活动内容;

  (3)古印度体育的内容;

  (4)古代亚欧草原游牧民族体育的内容;

  (5)古代北美洲的体育内容。

  2、领会:

  (1)古埃及体育的特点;

  (2)古印度体育的特点;

  (3)古代亚欧草原游牧民族体育的特点;

  (4)古代北美洲体育的特点。

  第三章 古代中国体育

  一、考核知识点

  (一)先秦两汉时期的体育

  (二)晋唐时期的体育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体育

  二、考核要求

  (一)先秦两汉时期的体育

  1、识记:

  (1)养生、修身养性;(2)礼射;(3)中和之说;(4)先秦至汉代体育活动的分类;(5)行气;(6)五禽戏;(7)鞠城铭;(8)投壶;(9)角抵;(10)六艺教学体系中的体育。

  2、领会:

  (1)传统体育观念很重视体育活动的政治和伦理价值;

  (2)中和为用、形神统一、动静适度的体育方法论;

  (3)道家和儒家的养生思想及其影响;

  (4)荀子的养生思想。

  (二)晋唐时期的体育

  1、识记:

  (1)击鞠;(2)唐宋相扑;(3)围棋的高度发展;(4)武举制的创立。

  2、领会:

  (1)唐代统治者大都爱好击鞠的原因;(2)创立武举制的影响;(3)宋代出现了体育社团;(4)戚继光与《纪效新书》;(4)颜元的体育思想。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体育

  1、识记:

  (1)武学的创立;(2)武学著作的繁荣;(3)教头;(4)武术流派;(5)贵由赤;(6)宋辽金元的球类活动;(7)八段锦;(8)易筋经。

  2、领会:

  (1)孙思邈的养生主张。

  第四章 古希腊古罗马体育

  一、考核知识点

  (一)古代奥林匹克竞技

  (二)古希腊城邦国的体育

  (三)古罗马体育

  (四)古希腊人的体育思想

  二、考核要求

  (一)古代奥林匹克竞技

  1、识记:

  (1)第一届古奥运会;

  (2)古代奥林匹克竞技不许女性参加和观看;

  (3)古奥运会鼎盛期;

  (4)古奥运会举办了293届。

  2、领会:

  (1)古代奥林匹克竞技的起源;

  (2)古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和要求;

  (3)古奥运会衰亡的原因;

  (4)古奥运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古希腊城邦国的体育

  1、识记:

  (1)斯巴达体育的负面影响;(2)先进而又全面的雅典体育。

  (三)古罗马体育

  1、识记:

  (1)古罗马前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劳动又能打仗的农民军人;

  (2)古罗马后期,军人逐渐职业化,普通人不再参加军事训练。

  2、领会:

  (1)朱维纳利斯说:“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

  (四)古希腊人的体育思想

  1、识记:

  (1)古希腊哲人的名言;(2)苏格拉底对体育的认识。

  2、领会:

  (1)苏格拉底的终身体育思想;(2)柏拉图的体育思想;(3)亚里士多德的体育思想。

  第五章 中世纪欧洲体育

  一、考核知识点

  (一)基督教对体育的影响

  (二)骑士教育中的体育

  (三)中世纪后期的民间体育

  二、考核要求

  (一)基督教对体育的影响

  1、识记:

  (1)基督教的禁欲主义;

  (2)禁欲主义对体育产生的消极影响。

  (二)骑士教育中的体育。

  1、识记:

  (1)骑士教育兴起的原因;

  (2)骑士教育的主要内容;

  (3)骑士教育的目的;

  (4)骑士七技。

  2、领会:

  (1)骑士教育制度。

  (三)中世纪后期的民间体育

  1、识记:

  (1)英国足球的起源。

  第六章 现代体育的兴起(15—17世纪)

  一、考核知识点

  (一)现代体育的萌芽

  (二)现代体育的兴起

  (三)体育的教育化

  (四)绅士体育

  二、考核要求

  (一)现代体育的萌芽

  1、识记:

  (1)灵肉一致的观点。

  2、领会:

  (1)复兴古希腊体育的目的;(2)新兴的资产阶级对体育价值的认识。

  (二)现代体育的兴起

  1、识记:

  (1)马丁·路德的体育主张。

  2、领会:

  (1)宗教改革运动对现代体育兴起的影响。

  (三)体育的教育化

  1、识记:

  (1)第一个现代体育教师——维多里诺;(2)探索学校体育的基本形式;(3)开始研究体育理论;(4)体育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四)绅士体育

  1、识记:

  (1)体育为先,三育并重。

  2、领会:

  (1)洛克的绅士体育思想;(2)英国的绅士体育。

  第七章 体育的课程化与学校体育制度的确立

  (18世纪——1896年)

  一、考核知识点

  (一)体育的课程化

  (二)体育课程的体系化和体育的初步社会化

  (三)现代体育思想的初步形成

  二、考核要求

  (一)体育的课程化

  1、识记:

  (1)巴塞多与博爱学校;(2)德绍五项;(3)古茨穆斯与《青年体操》;(4)古茨穆斯与近代体育之父;(5)丹麦与体操必修课;(6)培养体操师资的专门学校。

  2、领会:

  (1)古茨穆斯对体操的认识与实践;(2)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的早期确立。

  (二)体育课程内容的体系化和体育的初步社会化

  1、识记:

  (1)现代体育发展进程中的三大体系;(2)费·路·杨与德国国民体操之父;(3)杨氏体操的竞技运动项目;(4)本教材对杨氏体操体系的评价;(5)施皮斯与德国学校体育之父;(6)施皮斯体操的组成部分;(7)佩尔·亨里克·林体操流派的特点;(8)瑞典体操的主要内容;(9)瑞典体操与德国体操相比较;(10)户外运动是英国学校体育的主要形式。

  2、领会:

  (1)德国体操;(2)瑞典体操;(3)当欧洲各国盛行德、瑞体操时,为何英国却盛行户外运动。

  (三)现代体育思想的初步形成

  1、识记:

  (1)卢梭与《爱弥尔》;(2)卢梭自然体育思想中的三大要素;(3)裴斯塔洛齐与和谐发展的课程体系;(4)斯宾塞与《教育论:智育、德育和体育》。

  2、领会:

  (1) 卢梭自然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2)裴斯塔洛齐对学校体育发展的贡献;(3)斯宾塞的功利主义体育观。

  第八章 现代体育的国际传播

  (1896——1945年)

  一、考核知识点

  (一)现代体育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现代体育的国际传播

  (三)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

  (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早期发展

  (五)奥地利自然体育学说与美国新体育学说

  二、考核要求

  (一)现代体育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1、领会:

  (1)现代体育科学形成的前提;(2)早期的体育科学活动;(3)体育分科研究的出现和发展;(4)早期的运动训练和教练员的出现。

  (二)现代体育的国际传播

  1、识记:

  (1)以欧洲移民为载体的传播;(2)在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家中的传播;(3)在移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传播。

  2、领会:

  (1)现代体育在印度的传播;(2)英联邦运动会。

  (三)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

  1、识记:

  (1)英国人吉尔贝尔特·维特斯与复兴奥林匹克的主张;

  (2)英国学者理查德·钱德勒与古奥运会遗址;

  (3)泛希腊奥运会;

  (4)第一届现代奥运会;

  (5)第一届冬季奥运会;

  (6)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组织体系。

  2、领会:

  (1)顾拜旦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早期发展

  1、识记:

  (1)奥林匹克主义;(2)奥林匹克信念;(3)奥林匹克标识系统。

  2、领会:

  (1)第五届奥运会与1908年伦敦奥运会;(2)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现代奥运会得到稳定发展。

  (五)奥地利自然体育学说与美国新体育学说

  1、识记:

  (1)高尔霍夫尔。

  2、领会:

  (1)高尔霍夫尔的自然体育思想;(2)美国新体育学说。

  第九章 中国传统体育的危机与西方现代体育的传入

  (1840——1903年)

  一、考核知识点

  (一)中国传统体育的危机

  (二)洋务运动对中国体育的影响

  (三)维新运动对中国体育的影响

  (四)西方体育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二、考核要求

  (一)中国传统体育的危机

  1、识记:

  (1)清末新政对武术的影响;(2)废科举兴新学对武术的影响。

  2、领会:

  (1)反帝反封建斗争对传统体育的影响;(2)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二)洋务运动对中国体育的影响

  1、识记:

  (1) 编练新军与引进西方体育;(2)兴办新学与开设体育课程。

  2、领会:

  (1)西方体育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洋务运动起到的作用。

  (三)维新运动对中国体育的影响

  1、识记:

  (1)康有为的体育主张;(2)严复与三育并重;(3)谭嗣同与“主动”的体育主张。

  2、领会:

  (1)康有为与《大同书》;(2)梁启超论体育;(3)维新运动对中国体育的影响。

  (四)西方体育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1、识记:

  (1)教会学校与西方体育在中国的传播。

  2、领会:

  (1)外侨在上海的早期体育活动。

  第十章 中国体育的初步现代化

  (1904——1949年)

  一、考核知识点

  (一)新政与体育制度的初步确立

  (二)兵士体操的废除与新体育的兴起

  (三)成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

  (四)土洋体育之争与传统体育初步现代化

  (五)抗日战争与第三次内战时期的体育

  二、考核要求

  (一)新政与体育制度的初步确立

  1、识记:

  (1)新文化运动与新体育的发展;(2)军国民教育思想的核心;(3)奏定学堂章程;(4)学部;(5)江苏优级师范学堂体操科;(6)中国最早的中小学体育教科书;(7)精武体育会。

  2、领会:

  (1)孙中山的体育观;(2)蔡元培的体育观;(3)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4)杜威与新体育学说;(5)实施《奏定学堂章程》的意义。

  (二)兵士体操的废除与新体育的兴起

  1、识记:

  (1)《壬子癸丑学制》与体操科目;(2)双轨制学校体育;(3)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国传播西方体育中发挥的作用;(4)体操科更名为体育科;(5)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专修科;(6)麦克乐;(7)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专修科。

  2、领会:

  (1)1910年10月在南京举办的第一届全运会的会况和意义;(2)《壬戌学制》。

  (三)成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

  1、识记:

  (1)王正廷与国际奥委会;(2)第三届全运会;(3)1924年7月5日,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在东南大学宣告成立。

  2、领会:

  (1)收回体育权的斗争;(2)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作用;(3)中国与国际奥委会的早期联系。

  (四)土洋体育之争与传统体育初步现代化

  1、识记:

  (1)武术成为体育课内容及其意义;(2)国术馆宗旨;(3)国术馆开展的主要活动;(4)教育部体育委员会;(5)郝更生与体育督学;(6)国民体育法;(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运动大会。

  2、领会:

  (1)新旧体育之辩;(2)土洋体育之争;(3)武术教育规范化的意义;(4)建立体育行政机构与颁布体育法规的意义;(5)苏区体育概况。

  (五)抗日战争与第三次内战时期的体育

  1、识记:

  (1)第七届全运会与第十四届奥运会;(2)延安新体育学会;(3)“战斗”篮球队;(4)“九一”扩大运动会。

  2、领会:

  (1)沦陷区的殖民体育;(2)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体育;(3)延安大学体育系。

  第十一章 现代世界体育的新发展

  (1945——1992年)

  一、考核知识点

  (一)战后大众体育的发展

  (二)战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与改革

  (三)战后学校体育的发展

  (四)战后各国的体育立法

  二、考核要求

  (一) 战后大众体育的发展

  1、识记:

  (1)终身教育;(2)终身体育

  2、领会:

  (1)国际体育组织推动大众体育的努力;(2)世界妇女体育进入一个新时期。

  (二) 战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与改革

  1、领会:

  (1)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2)萨马兰奇改革。

  (三) 战后学校体育的发展

  1、识记:

  (1)“劳卫制”;(2)美国有代表性的体育课程模式;(3)英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特色;(4)日本体育课程演变经过的四个时期。

  2、领会:

  (1) 俄罗斯体育教学大纲;(2)德国学校体育;(3)德国体育课程模式的分类。

  (四)战后各国的体育立法

  1、领会:

  (1)体育运动国际宪章;(2)各国体育立法。

  第十二章 当代体育的全球化与多元化

  (1992——2004年)

  一、考核知识点

  (一)体育全球化

  (二)国际竞技排名格局的变化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各国体育

  二、考核要求

  (一)体育全球化

  1、领会:

  (1)体育资源国际化;(2)奥运会以外的其他世界性运动会;(3)国际体育科学的交流与合作。

  (二)国际竞技排名格局的变化

  1、识记:

  (1)美、苏、东德三强鼎立。

  2、领会:

  (1)“第二集团”竞技水平崛起;(2)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3)各国对发展竞技进一步重视。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各国体育

  1、识记:

  (1)各国加强体育管理和指导的四个方面;(2)推进大众体育的四个趋势。

  2、领会:

  (1)发达国家的体育计划;(2)各国的体育人口;(3)多渠道筹集体育发展资金;(4)体育教育目标改革的五个方向;(5)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三个方面。

  第十三章 当代中国体育的曲折发展

  (1949——1976年)

  一、考核知识点

  (一)当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创立

  (二)当代中国体育的曲折发展

  (三)“文革”时期的体育

  (四)国际奥委会中的中国代表权

  二、考核要求

  (一) 当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创立

  1、识记:

  (1)新体育思想的本质和核心;(2)体育的根本任务;(3)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体育方针;(4)中华全国体育总会;(5)国家体委;(6)健康第一,学习第二;(7)《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8)《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9)华东体育学院;(10)中央体育学院;(1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体育方针;(12)军事体育学校;(13)第一届全军运动会;(14)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15)第一届全国工人体育运动大会。

  (二)当代中国体育的曲折发展

  1、领会:

  (1)体育的左倾冒进;(2)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3)突击“达标”;(4)两课、两操、两活动;(5)1959年的第一届全运会;(5)1965年的第二届全运会。

  (三)“文革”时期的体育

  1、领会:

  (1)学校体育被扭曲;(2)形式化的职工体育;(3)“兴盛”的农村体育;(4)浩劫中的竞技运动;(5)“乒乓外交”。

  (四)国际奥委会中的中国代表权

  1、领会:

  (1)中国参加的第十五届奥运会;(2)国际奥委会第49次会议;(3)1979年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表决结果;(4)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得到解决的意义。

  第十四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体育

  (1977——2004年)

  一、考核知识点

  (一)中国体育体制的调整

  (二)国民体育的新发展

  (三)学校体育的课程改革

  (四)竞技运动的突起

  二、考核要求

  (一) 中国体育体制的调整

  1、领会:

  (1)侧重抓提高的奥运战略;(2)举国体制;(3)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4)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5)全运会体制改革的三个方面。

  (二) 国民体育的新发展

  1、领会:

  (1)《全民健身计划纲要》80年代中期起草,为何直至1995年才颁布。

  (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1、识记:

  (1)《国家体育锻炼标准》;(2)体育可分为四个基本类型;(3)体育与健康课程。

  (四)竞技运动的突起

  1、识记:

  (1)洛杉矶的23届奥运会;(2)金牌零的突破;(3)第24—28届奥运会排名。

  第十五章 香港、澳门、台湾体育

  一、考核知识点

  (一)香港体育

  (二)澳门体育

  (三)台湾体育

  二、考核要求

  (一)香港体育

  1、领会:

  (1)体育管理不断发展;(2)学校体育与师资培养;(3)民间、政府协同开展社会体育;(4)培养精英选手;(5)参加大型运动会;(6)李丽珊与奥运金牌;(7)开展体育科学研究。

  (二)澳门体育

  1、领会:

  (1)体育管理的进步;(2)各自为政的学校体育;(3)体育师资培养;(4)高校体育未得到重视;(5)澳门社会体育的三大特点;(6)参加和举办大型运动会;(7)体育科学研究的起步和发展。

  (三)台湾体育

  1、领会:

  (1)体育行政机构的变革;(2)学校体育工作;(3)行政院体育委员会成立的意义;(4)体育师资的培养;(5)社会体育的不断发展;(6)全民运动会;(7)积极开展竞技运动与大力培养运动员;(8)杨传广与罗马第17届奥运会;(9)纪政与墨西哥城第19届奥运会;(10)中国台北奥委会和中华台北奥委会;(11)体育科学研究现状;(12)海峡两岸的体育交流。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兹对有关问题说明如下,并进而提出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为使考核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全面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进行辅导;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的难易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两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两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认知和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地把握基本概念、历史背景、演变过程与规律,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想水平,指导和改进实际工作。

  二、关于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体育史》,谭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历史背景、演变过程与规律及产生的影响。本课程内容涉及古今中外体育史的各个方面,知识、范围比较广泛,全书是一个整体,各章又有一定的独立性。自学者应首先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深刻领会体育史的理论;其次,应当识记体育史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历史背景、演变过程与规律及其产生的影响,同时注意各章之间的联系,然后,在全面系统的基础上掌握重点,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但切忌在没有了解全貌的情况下孤立地去抓重点,押题目。

  2、要把学习体育史理论和应用体育史理论结合起来自学,自学应考者应该懂得,体育史这门课是一门知识性较强的课程,在学习中切忌死记硬背,而应当把课程内容与现实体育现象联系起来,进行对照比较,找出差距,以增强感性认识,更深刻地领会教材内容,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自学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者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在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40%;“识记”6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及论述题等类型(见附录)。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选择结果填入括弧内)

  如:据史书记载,我国原始医疗保健活动最早出现( )执政时期。

  A、黄帝 B、尧 C、舜 D、禹

  二、填空题

  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南京师范大学)创办于1915年,___年设立了体育专修科。

  三、名词解释

  如:击鞠

  四、简答题

  如: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中国的主要途径有哪几条?

  五、论述题

  如: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相比,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为什么会有这些异同?

热门点击:

Copyright © 2020-2030 江苏教育考试网 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为江苏学历教育交流网站,最新考试动态请考生关注省教育考试院、各市自考办。

仅需10秒,快速查询适合您的拿证方式!

1、您的年龄:

2、想提升学历至:

3、提升原因: